前些日子到廈門院區支援
發現不管在台灣或中國
對於蕁麻疹這樣子惱人的皮膚病
很多病人的疑問都一樣

我自己本身也有物理性的蕁麻疹
只要運動過後
流汗地方的皮膚
就會自動自發的癢起來

平時我們在門診碰到病人"癢=>抓=>更癢=>再抓"
這樣子的惡性循環
總會不自覺的皺起眉頭
告訴病人: 不要再抓了!
請用: 輕拍、冰敷、吃藥、擦藥控制等方式
減輕癢感

然而
當自己也有癢疹時
才會知道: 抓癢真是無法避免的啊!


蕁麻疹是甚麼?

蕁麻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
會使病人的皮膚出現極癢的膨疹 (wheal)
有如蚊子叮了一般的腫塊
也有人把蕁麻疹的膨疹
稱做"風疹塊"
顧名思義,就像風吹過一樣
很快就出現的疹塊
雖然大多在24小時內會自行消退
但常反覆發生

這樣的皮膚腫塊
是因為皮膚內的血管擴張
並且通透性增加所造成的

有時這現象位於皮膚較深層部位的血管時
腫脹會加厚
又稱「血管性水腫」
常見於嘴唇、眼皮和手腳掌

如果這樣子的過敏反應發生於喉嚨
可能會有胸悶、呼吸困難等症狀
嚴重時甚至可危及生命。


造成蕁麻疹的原因有甚麼?

依照發生的原因,蕁麻疹可分為以下幾種:

□    一般性   □ 接觸性  □ 蕁麻疹性血管炎  □ 血管性水腫 (angioedema)

□    物理性

皮膚劃紋現象 (dermographism)
腎上腺素誘發型 (adrenergic urticaria)
膽鹼酵素誘發型 (cholinergic urticaria)
陽光誘發型 (solar urticaria)
水誘發型 (aquagenic urticaria)
冷誘發型 (cold urticaria)
壓力誘發型 (delayed pressure urticaria)
運動誘發型 (exercise-induced anaphylaxis)
局部熱誘發型 (localized heat urticaria)
震動誘發型 (vibratory urticaria)

急性蕁麻疹
常常因為藥物或食物過敏造成的



我的蕁麻疹怎麼好不了?

慢性蕁麻疹定義是:
每個星期蕁麻疹發作超過兩次,連續發作超過六個星期,稱為慢性蕁麻疹。

慢性蕁麻疹的原因,
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:

一般性 (占最多,有60%) 

  • 不明原因占最多比例
  • 自體免疫疾病:
    甲狀腺疾病
    白斑
    第一型糖尿病
    類風濕性關節炎
    惡性貧血
  • 藥物、食品添加劑
  • 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

物理性 (次之,有35%)

血管炎 (最少,占5%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蕁麻疹的治療
必須靠仔細的病史回顧
努力發掘疾病的根源
醫師和病人
都必須具有極大的耐心與細心

實際上
在發掘病源的過程
醫師只是輔助的角色

許多生活細節和飲食習慣
還是得靠病人自己扮演"名偵探柯南"
才能抓出兇手啊!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kinDoctor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